昨天有位系所助理跑來説:不管啦,我要把必修課排在通識時段…
當場我們四位同仁就傻眼了,畢竟該教學單位一整個學年的課程,包括大學部與研究所,還有不需要到課堂上課的專題課程,加起來也不過130門課,何至於非要把必修課程排在通識時段?
我們的同仁耐心地向他解釋,畢竟教務會議時大家也同意不要把必修課排在通識時段,而且當學生發現他想要修的通識課,因為系上必修課程的安排,造成他沒有辦法修,他並不會認為這是系上的問題(不是每個學生都知道現在本校的課程大多數由系所自行安排),而會不斷的跟學校反映,認為學校剝奪了他的受教權。
尤有甚者,我自己還遇過很懂得善用評鑑的學生,在校級會議上提出意見希望通識中心在「非通識時段」多開一些課方便學生選修,當我委婉地告知所謂的「通識時段」是通識中心和系所之間的協議,除非老師在通識時段內開課確實有困難,否則我們不會把課程開在非通識時段;因為開在非通識時段的課程很有可能會跟系所的必修課程衝突,讓大部分的學生不能修,這一方面是維護大部分學生的權益,讓大家可以盡量修到想修的通識課,另一方面也為了幫助老師滿足學校對老師在授課時數上的要求。沒想到我說完,同學竟然說通識中心還是應該要在「非通識時段」多開幾門課,因為他已經提出建議了,如果中心開了課,就表示他的建議學校有採納,這樣「評鑑時也比較說得過去」!
同仁聽完我的解釋後走了,看得出來他不是很滿意,畢竟他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這是行政工作最沒有成就感的部分);當然我們心裡也知道,會來問的已經算不錯了,我還在無意中發現有問也不問就把必修課程排在通識時段的教學單位,那也只能搖頭嘆息了。
其實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根源於,系所認為專業才重要,通識不重要。他們認為學生進來就是要培養專業能力,至於非專業的「一般能力與態度」,也就是最近這兩年來我們的上級機關喊得震天價響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尤其是基本素養),系所多半認為這些是「學生本來就應該要有的」,既然是學生本來就應該要有的,系所當然不需要多花時間在這件事上面。
而學生也認為來上大學就是要學專業,有執照可以考的科系,常常只在乎跟考執照相關的科目上;沒有執照可考的科系,學生通常也只願意花時間在跟專業有關、或者考研究所的學科上。
家長就更不用提了,有多少人聽過家長說:好好讀書就好,其他的事情不用管?
但是這些「其他的事情」,其實很多都是一定要管的。
上次南方朔在天下雜誌提到,「偉大的創造者,他們的頭腦需預存相當多可被隨時調動的知識。一旦出現挑戰,他才可能去鑑別資訊、解決問題,找出新的可能性。」要累積這些知識,沒有其他的捷徑,就是平常要多看書,吸收各種不同的資訊,而通識教育,就是將專業人士導向廣博學習的一扇窗。
如果只重視專業,不重視通識,這樣的人,可以成為專業人士,但無法成為偉大的創造者。台灣已經有太多的專業人士,所有iPhone的技術我們都有,但是我們卻造不出一台iPhone;這中間的差別就在於,我們都是專業人士,卻不是創造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